专访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罗梅君

    [来源]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     [发表时间] 2016-11-11 17:00:09 
 

编者按:

北京大学海外孔子学院从初建至今,已经走过11年历程。十余年来,孔子学院的成长倾注了多位中外方院长的付出和努力。眼底日月,胸中经纶,在对历任院长进行访谈时,我们发现在他们眼中,孔院工作是事业,是情怀,是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回顾孔院成长历程,倾听院长心声,让我们走进院长们的视域,了解孔院在他们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罗梅君教授

采访对象简介: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德国汉学家。毕业于德国波鸿大学,获汉学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罗梅君教授是《北大史学》《中国研究》等多本杂志的编委会成员,《柏林中国研究》丛书(Berliner China-Studien)的主编。她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北京大学海外知名校友。自2006年至今,罗梅君教授一直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职务。

结缘

问:您是如何与孔子学院结缘的?

罗梅君:我原是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教授,中国大使馆教育处代表曾与我商谈是否要在柏林建立一所孔子学院,随后我也同北京大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商讨,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在北京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合作框架下建立一所孔子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2006年4月建院开始,我就一直担任院长一职。

问:您加入孔子学院的初衷是什么?

罗梅君:我是一名汉学家,而孔子学院通过组织汉语课、文化活动、学术活动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的活动,让我能够在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发挥我的专业知识。

成长

问:孔子学院如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您如何看待孔院在中德语言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孔子学院这类模式和它的发展定位,您是怎样认识的?

罗梅君:孔子学院在中德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德之间、北京和柏林之间、北大和自由大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孔院的工作,这些联系得到了支持和强化。柏林孔院是自由大学下属的一个机构,自由大学和北大都是顶尖的学校。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希望孔院仅仅提供语言课程和文化活动,我们希望它还能在学术活动方面有所建树。这里的学术活动指的是不同主题的报告和研讨会,这些活动的受众群体十分广泛,我们可以借此使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加入进来。在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我们也经常需要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尤其是北京大学。

问:孔院作为一个学院,除了文化交流与学术研讨之外,人才培养也是一大关键。您认为孔子学院应致力于培养怎样的人才?能否举一些优秀人才的例子。

罗梅君:这里的人才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孔院的工作人员,二是我们的学生和听众。但是我认为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是组织文化和学术活动、提供语言课程和汉语教师的进修课程等。在我们的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极具多样性的。一名教师每周不仅要上14或16小时汉语课,同时还要参与许多文化活动。这不仅仅是语言,而是关于这个国家的一切,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知识带给我们的学生和听众,这一过程对于孔院员工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过去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语言教学方面,老师和学生互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在自由大学内也开设了中文选修课程,来上课的学生对中文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也给了老师巨大的动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另外,我们举办的学术活动会邀请高水平的中国问题专家,尝试建立一场中德之间的对话,希望将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介绍给大家,使更多当地民众都能参与进来,增加人们对中国的认识。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前中方院长李晓琪教授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二人还有安德里亚·巴伦苏埃拉(Andrea Valenzuela)女士一起合作出版了帮助中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中文的《一盒中文》教材。巴伦苏埃拉女士也经常参与我们的汉语教师进修活动,她还出版了《汉语教学实用手册》(Praktisches Handbuch für den Chinesischunterricht),为在德国中小学教授汉语的语言教师提供了一套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的进修计划,同时也提升了汉语教师的知识水平。这两套材料的目标受众群决定了其独特性,同时,对母语为德语的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也存在独有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也需要不同的材料。从这方面考虑,汉语教师会说德语也是十分重要的。

问:您在与学生们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感动的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罗梅君:不仅仅是学生,我们还有许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听众,他们之中有些人在工作上与中国有联系,有些人仅仅是出于爱好而来。我在过去几年观察到,我们所提供的高质量课程、精彩有趣的报告和扣人心弦的研讨会都得到了听众的积极响应。

问:文化的交流与接触中,不同的文化往往会发生“碰撞”。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碰撞”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吗?

罗梅君:所谓的“碰撞”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发生过,因为许多来孔院的人已经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有的还曾经去过中国,他们想来这里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的相关知识。即使是并不怎么了解中国的初学者,他们来这里也是出自兴趣的。几乎所有来到孔院的人都是带着对中国的好奇而来,他们在这里的所学将他们带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与此同时,我们的报告和研讨会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讨论的机会。

问:孔子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地的社会,也要适应所在国家的具体文化、习惯等本土环境。您任院长的过程中,在当地推动汉语言文化传播时,有什么样的历程和经验?现在汉语学院所在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氛围如何?

罗梅君:我认为柏林是一个例外,她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因此柏林孔院的情形和其他在小城市的孔院不太一样。柏林自由大学与包括北大在内的多所中国大学有合作关系,放眼于整个中国。这种国际化的特色是非常鲜明的,所以我不认为会存在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同样地,在柏林推动汉语言文化传播也不存在问题。

问:您在工作和生活中所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您前行的信念是什么?)

罗梅君:柏林孔院的运作一直十分良好,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许我们可以谈谈这其中的原因。

从一开始,柏林孔院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承担了北京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之间交流的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余德美女士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的专业,我们是如此了解中国。这为柏林孔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接下来的十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由大学一直以来都十分支持我们,北京大学也同样如此,她为我们输送了许多优秀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有了这样的支持,就不可能产生大的问题和矛盾。去年我们举办了两场研讨会,一场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牛大勇教授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的,那场研讨会非常成功。另一场研讨会请来了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的臧健教授,讨论也非常热烈。这些研讨会不仅是孔子学院推出的活动,我们需要看到,孔院在这其中起到了合作支持的作用。像这样优秀的合作项目把我们汇聚到了一起。

问:就您个人而言,孔院在您的内心深处是怎样的一个特别的存在?

罗梅君:我在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曾说过,这是一个令我很满足的工作领域。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中国密切相关,我热爱教学,热爱学术研究,也很乐于和北京大学进行合作。孔子学院为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我有机会让更多的大学以外的人接触中国、了解中国。当然,大学也经常举办报告和研讨会,但这些活动都是学院式的。而与此相对,对于所有想要参与活动的人,孔子学院都是开放的,通过展览等活动我们能接触到非常多的普通人。

问:结合您从事汉语文化教育推广事业以来的亲身经验,能不能具体谈一谈孔院十年的发展概况和所取得的成果。最直观的变化有哪些?

罗梅君:我们曾两次被评选为“先进孔子学院”,我们的执行院长余德美女士被评选为孔子学院“先进个人”。今年我们提供的活动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对报告、研讨会和语言课程的需求也很大,每年我们都拥有成百上千的学员和听众。

问:这些年您既见证了孔院的成长与壮大,也在投入激情和精力的同时不断自我成长,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孔子学院在海外推广与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阻力?是否遭遇过“瓶颈”?(这些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您如何看待这些阻力?是如何克服的呢?)

罗梅君: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提供了和中国交流的一个平台、一个对话论坛,还提供了关于中国的扎实的知识。并不局限于狭小的学术界,而是一个极为宽泛的圈子。我们通过举办的各种活动,对许多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他们又反过来活跃于这一领域。其中不仅包括出于个人原因而来的人,如有些人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或者准备一场去中国的旅行,还包括在机构、企业中的负责人,他们会将在这里的所学带到另一个社会领域,并使之发挥作用。这一点我认为十分重要。

目前,关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各种活动呈现出竞争的态势,我认为不存在阻力。柏林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举办各种活动的绝佳场所。凭借专业的发展定位和在两校合作之中的努力,柏林孔院在这场竞争中创造了属于自己不可动摇的位置。

问:德国的歌德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非常成功,你觉得有哪些经验可以为孔子学院所借鉴?

罗梅君:歌德学院在这方面的确很成功,但是我认为孔子学院的组织架构优于歌德学院。我们是一个由来自两个国家的团队共同领导的机构,我们还与北京大学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可以说,孔子学院是一个国际性的项目。然而歌德学院仅仅是在其他国家的德国机构,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当然歌德学院也会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但是我认为孔子学院,至少是柏林孔院,拥有进行更强合作的机会。

展望

问:对于孔子学院的未来和前景,您有着怎样的心愿和展望?

罗梅君:首先,我希望我们能够延续过去所做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都很成功,并且很成熟。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和学校的合作,为中小学生们多提供一些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几年“中小学生中国日”活动,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年轻的一代。这是一个我们在未来需要强化的领域,虽然目前力量有限,但这还是值得我们努力的。

问:您对未来要踏上对外汉语教育之路的年轻人有何指导性的建议?

罗梅君:如果汉语教师能够说德语当然很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并不是所有学员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这时候会德语是一项优势,能够帮助老师将知识很快地传授给学生。但我们也曾有只会说英语的老师,他们同样非常优秀。因此,会德语不是评判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重要的是,他们应该乐于来到德国传播中国文化,有兴趣深入研究德国文化,并致力于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我认为一个语言教师应该有广泛的关于中德两国的兴趣和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