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故事 打开交流之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时间] 2018-07-02 11:31:01 
 

6月5日,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滕菁从新布伦瑞克省教育部副部长手中接过杰出贡献奖证书。

从2007年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开办之初的14名学生,到如今的5000余名学生,滕菁是这些学生汉语学习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各类学员累计达916万人。在孔子学院扎根当地、快速发展之路上,和滕菁一样的外方院长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2007年,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开班,来自伯尼斯高中的有9名学生,来自河景高中的有5名学生。回首往事,滕菁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孔院刚刚起步,汉语教学和孔院管理都由她一肩挑。“想找校长联系下个学校的课程,人手却不够,各种压力扑面而来”,但她“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让滕菁感动的是,第一个学期结束,学生们准备了当地最有名的玻璃球送给滕菁,以表达对汉语课的热爱。几学期过后,孔院收到了一个高中汉语班的学生写来的一封信:“汉语课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过去我对中国带有误解与偏见,但因为接触滕老师的汉语课,我更愿意多方面了解中国。”


滕菁(左一)和学生在一起

“希望了解中国”是当时大多数学生选择学习汉语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孔子学院是他们走近中国的桥梁。”滕菁说。

2013年,加拿大钢琴家罗杰·罗德到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为上班族开设的汉语夜校班学习,由此敲开了他的汉语之门。“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我想更多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就必须懂汉语。但是学习汉语之后,我就被中国文化迷住了。”从此之后,罗杰·罗德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不忘给孔子学院做宣传,“我是孔子学院的一员,孔子学院的老师热情友好,给了我很多帮助。”

爱上中文的不仅仅是罗杰·罗德:渥太华政府官员在学习汉语后,热心参与中文项目;新布伦瑞克省最高法院的法官,虽然工作忙碌,但仍坚持上汉语夜校班;新布伦瑞克省渔场老板因为学习汉语课程,开始招募中国工人,建立中加商务贸易……学生越来越多,滕菁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一次她去看牙医,大夫忽然问她:“您是不是汉语老师TJ?”原来这位医生的女儿曾是孔子学院汉语班的学生,回家经常说起中国针灸,还跟随团队到访过中国。

发展中外友好关系

在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友好关系的路上,滕菁并非独行者。

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始人贝德高教授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

在1949年,贝德高还是一名对未来世界充满探索欲的11岁少年。“1949年10月1日,父亲告诉我,世界上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后我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从上世纪6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汉语,到毕业之后在一所大学中文系任教,再到拉脱维亚外交部工作,后又到中国……一路走来,贝德高为汉语推广和中拉友好倾尽全力,为拉脱维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汉学人才。

2004年,贝德高回到拉脱维亚大学,继续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作为拉脱维亚汉语教学的奠基人,在不断发展壮大拉脱维亚大学乃至全国汉语教学事业的同时,也为早日在拉脱维亚开设孔子学院积极奔走。在贝德高的不懈努力下,2011年,拉脱维亚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古稀之年的贝德高出任外方院长。从申请场地、招收学生到组织活动,贝德高亲力亲为,使得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下设孔子课堂

“虽然我已近耄耋之年,但我还要继续为中拉文化交流做贡献!” 贝德高说。

搭建一座交流之桥

对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来说,促进中国与所在国的友好交往是其职责。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戚牧迪把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比喻为架设一座交流之桥。

“我有责任保证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当地社区的交流顺畅。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包容非常重要。”戚牧迪说。

在此理念下,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有5000多名学生,18个教学点包括小学、中学和高校(拉各斯大学之外)。“我们还希望在拉各斯最大的商业城中再开一个教学点。” 戚牧迪说。

据戚牧迪介绍,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积极推动汉语教学本土化,并对本土教师进行汉语培训。“学员毕业后可以讲授汉语,也可以在当地的中资企业工作。”

除此之外,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研讨会及相关展览来推动中尼交流,并举办夏令营来推动尼日利亚青少年和中国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比赛尼日利亚赛区比赛现场

2009年,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启动运行。说到初创过程,戚牧迪坦言那时“对孔子学院的理解并不全面”,“随着时间推移,在汉语推广及在推动中国和尼日利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起到了重要作用,架起了中尼民心相通的桥梁”。

“我们希望在拉各斯大学建一个中国文化体验中心。”这是戚牧迪的愿望。

(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杜鹃对本文亦有贡献)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7月02日 第11版 记者 赵晓霞)

新闻原文链接